導語:5月15日,壓力計量技術委員會氣象分委員會發布了《自動氣象站風速傳感器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并面向的計量機構、科研院所等單位企業征求意見。
目前,我國氣象地面觀測站網已經全部實現自動化和信息化,自動氣象站成為地面觀測數據的基礎裝備。自動氣象站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對于氣象預報、氣象災害預警和氣象服務至關重要,在減災防災,保證國民經濟穩定運行和持續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規范由遼寧省氣象裝備保障中心、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和浙江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共同起草制定。本規范的制定將為研究自動氣象站風速傳感器的計量特性和其輸出數據的準確性提供必要技術手段。
自動氣象站是指在某一地區根據需要,建設的能夠自動探測多個要素,無需人工干預,即可自動生成報文,定時向中心站傳輸探測數據的氣象站,是彌補空間區域上氣象探測數據空白的重要手段。 自動氣象站由氣象傳感器、微電腦氣象數據采集儀、電源系統、防輻射通風罩、全天候防護箱和氣象觀測支架、通訊模塊等部分構成。溫濕度、風速風向等傳感器為室外氣象專用傳感器,具有高可靠性的特點。
自動氣象站用于對風速、風向、雨量、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蒸發量、大氣壓力等十幾個氣象要素進行全天候現場監測。可以通過專業配套的數據采集通訊線與計算機進行連接,將數據傳輸到氣象計算機氣象數據庫中,用于統計分析和處理。